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_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a网站在线观看

返回民進首頁 | 加入收藏
民主首頁 |雜志簡介 |雜志征訂 |投稿須知 |編讀往來 |廣告業務 |歷年目錄

云母溪

  有云母溪么?答案是肯定的。
  我說的云母溪,并非唐代詩人劉長卿“云母映溪水,溪流知幾春”詩中描述的,那樣無從考證;亦不是廣東出羅浮山流入增城縣境的,那里太過悠遠;而是永州零陵區富家橋鎮何仙姑村溯澗水而上、處半山腰的地方,才真真切切。
  這個云母溪,因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永州市文學藝術界的掌門人翼平先生。他老家就是何仙姑村羅家嶺組的,多年來執著于何仙姑文化研究,欲把家鄉打造成為文化旅游休閑基地。我不知道羅家嶺背靠的那座大山叫什么,也不了解翼平先生何以將半山腰的老家這么命名,可云母溪就是這樣叫起來了,而且叫得響當當的,令我和文學圈子的朋友們羨慕不已!
  云母溪近在咫尺,當然想去一睹風采。
  盛夏時節的某個下午,我應約同幾位文友,驅車趕往云母溪拜訪翼平先生。
  車子剛過何仙觀,便牽著幽碧的溪水,蜿蜒著上山。前面有岔路,往右則是羅家嶺,溪流到此也基本斷了。越往上,盤山公路越狹窄陡峭。前面山坡突兀處,有一爿瓦舍獨倚樹叢間。哦,這就是云母溪了?
  來這里拜訪之前,我早已從媒體上獲悉:在翼平先生的倡導下,由六位在家務農、打工返鄉、城里下鄉的親人合股投資,并爭取政策性資金,將位于半山腰海拔800米高的老家利用起來,擬建設“云母溪家庭農場”“云母溪高山民宿”“云母溪戶外俱樂部”以及獨具特色的“云母溪文化館”,于2018年7月啟動,精心打造一處文人向往的文化地標,讓他們找到一個詩經般的精神家園。
  這條銀灰色羅帶似的水泥公路,徑直揮向瓦舍前那窄窄的坪子上。打開車門,山下那種熱氣騰騰的感覺,卻變得涼爽起來。翼平先生笑容滿面地走過來迎接。抬頭望去,坐落于斜坡高處的這爿瓦舍,皆被樹木所包圍,綠蔭如蓋,環境幽雅,唯有夏蟬在“知了,知了”地叫著。
  云母溪可真是文化范兒。
  高高矗立在坪子前的那塊青石碑,首先映入眼簾。近看鐫刻于石頭正面的“云母溪”三個紅色大字,為時任湖南省作協主席、著名作家王躍文題寫,號稱“永州第一刀”的彭庵酩先生雕刻。據翼平先生介紹,2020年6月中旬,王躍文同志帶隊來零陵區富家橋鎮何仙姑村,走訪對接貧困戶,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。王躍文、劉翼平、蔣炳忠組成的3人幫扶小組,以文學與文化的獨特方式助力脫貧,建起了“云母溪高山圖書館”和文藝家采風創作基地。王躍文同志為“云母溪”題名,并授予“湖南文藝家采風基地”。
  跟老家四合院連起來,新修建了一座兩層樓的木板青瓦房。外墻高處鑲嵌了“仙姑故里·云母溪居”的名頭,木門兩邊掛起了“何仙姑文化研究會”“云母溪高山圖書館”的金字招牌,左右兩邊除了“湖南文藝家采風基地”,還張掛“湖南作家網永州分站”“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——何仙姑的傳說(民間文學)”等牌匾。
  跨進老四合院,院落早已陳舊,門窗皆為原始的,窗格雕花雖殘缺不全,可中間那只蝙蝠完好,展翅欲飛。堂屋擺著幾張老式八仙桌和長條凳,想必過去為劉姓家族辦酒席備用。院內有個不大的天井,青石鋪就,古色古香。一只黃白相間的家貓,懶洋洋地躺臥地板上,似乎貪戀涼快。翼平先生居室設在書房后的一間木屋,簡易木床上支起了透明蚊帳,舊式書案上擺放著臺燈和筆記本電腦,條件十分簡陋。正是在這個環境下,翼平先生創作了《仙姑八記》的詩書畫作品,并吸引了本市一大批文人來云母溪開分賞會;同時他還以此為原創基地,寫出好幾組優秀詩作,如《云母溪風物記》《云母溪品竹》《云母溪的鄉愁》等,不僅發表于《湖南日報》等,而且還被翻譯推介到國外刊物。
  老屋的右后側,有一片高聳入云的大喬木樹,據說叫木荷,這一棵接一棵,綿延而上,粗大的樹干長滿了青苔。云母溪雨水頻仍,空氣濕潤,即使這個酷熱時節,老四合院門前還有絲絲縷縷的流水呢。站在這木荷樹下,俯瞰著蔥綠樹枝掩映下的破舊瓦舍,雖參差堆疊,也稱得上是一方幽靜處所。毗鄰木荷林的是剛種下的果園,還有竹籬圍著、爬滿南瓜藤的菜園,翼平先生年逾八旬的老母親,正在園里采摘青菜,不禁令我想起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一詩“種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”的佳句來。
  倚著菜園的竹籬笆,小徑通向陡坡處,左邊是幾丘碧綠的禾田,往前走則是被茅草覆蓋的“Z”字形山路,朝長滿竹子的山麓斜伸而下。翼平先生說,這里視野特別開闊,能望穿賢水河大峽谷,每天早上可以觀看日出。他指著腳下這條近乎荒廢的山路,說在未修通毛胚公路之前,父輩們就是從這里上下呢,你看有多艱難?當年到何仙觀讀小學,清早揣幾個紅薯下山,傍晚空著肚子爬上山來,這輩子都忘不了。
  忽然回頭,太陽已懸掛在西邊的山脊,一彎初月于淡淡的云翼里出沒。落日的余暉,且將大峽谷那邊山脈涌起的蘑菇云染成了金黃色。老四合院后背的大山頂上,有一團一團的降雨云朝頭頂壓過來,若不出意外,山雨將會來襲。
  晚餐設在老四合院的堂屋,桌上擺滿杯碗,土菜土酒齊全。上午我還跟翼平先生提議,想從祁陽帶點曲米魚之類,他卻說這里“山珍”應有盡有,包你們好口福。賓主落座,我們邊吃邊聊起云母溪與何仙姑。原來云母溪命名頗有文化底蘊:老四合院背后的這座大山叫柴君峰,據說山上出產一種云母石,所以又稱為云母山。自云母山流下的進水、賢水又叫云母溪。相傳呂洞賓取山里的云母粉,讓何仙姑吃了后,身子越來越輕飄,竟在高山叢林間飛起來。說得神乎其神,令我驚嘆不已。果然,一陣雷電響罷,屋背發出嘩嘩啦啦的聲音,山雨真的來了。
  未等山雨停歇,即驅車返回。這爿瓦舍前的檐溝,還有繞過的澗谷,皆響起汩汩汩的水流聲。下山這一路我在想,這云母溪呀,不但生云生雨,還生溪流,而今更賦予了新的含義!
  (2024年2期) 

  


      作者:□唐盛明

Copyright ? 2014 中國民主促進會 《民主》雜志社
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霄云路霄云里7號 郵編:100125
電話:010-64604967 傳真:010-64627064 E-mail:minzhuzazhi@163.com